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3-02-28 16:28: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因应福建数字经济发展变革趋势,牢牢把握闽台文化数字化转型时代契机,聚焦培养服务闽台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平台为先、质量为本、服务为要,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艺工融合、专精发展”的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新路径,有力助推区域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

坚持平台为先,夯实数字化艺术人才能力基础

数字平台是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学校围绕数字艺术核心能力,统筹校内外资源,打破学院、学科、专业、教师等界限壁垒,构建了内外融通、产教融合的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大平台。

构建数字艺术素养养成协同平台

以培养学生“数字技术素养”为抓手整合学校大数据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等理工类平台资源,以涵养学生艺术人文素养为目标,联通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等人文类平台资源,实现“工艺”与“文艺”学科专业教师共享、课程同设、课堂互授,协同推进学生数字艺术能力养成。

构建数字艺术实习实践发展平台

以增强学生数字艺术实践动手能力、行业产业一线适应力为目标,集聚校院资源、校企力量建成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实验中心,下设3D Mapping设计实验室、沉浸式互动设计教室、人机智能交互设计实验室、数字艺术虚拟仿真交互媒体实验室、MR混合现实设计实验室等,建设数字化生产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艺术技能实训实战教学、科研创新项目研究平台,开展前沿技能产业教研与实操训练,类别涉及数字品牌设计、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数字产品包装设计等,有力促进学生“数字技术+艺术创新”和“数字科技+产教融合”等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构建数字艺术产教融合特色平台

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修复和闽台艺术作品研制与传播,与地方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台中漆艺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商共建“数、艺、技、创、商”“五位一体”的校外数字艺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首善文苑,积极对接闽台艺术、地方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需求,建立项目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线上线下共同开展建盏、兔毫釉、玳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修复研究、乡村景观改造设计项目研发,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发挥学校近海优势,聚焦区域数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成立海洋数字艺术创新产业学院,在传承创新海峡两岸数字海洋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引企入教、推教入企,打造集产、学、研、创、用于一体的数字海洋文化产业协同育人长效平台,助力福建“数字海洋”建设。

坚持质量为本,强化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能力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牢抓住全面强化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聚焦课程、教师、教学等关键,以“三个一流”为主线,全面提升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创建一流“三匠”课程体系

将课程作为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遵循“两性一度”,突出德、技、艺,推进匠心、匠技、匠艺“三匠”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突出立德树人,打造数字“匠心”课程。将数字工匠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抓手,实施数字艺术匠心培育工程,构建数字美、艺术美、职业美“三美”课程群,搭建数字心、艺术心、卓越心“三心”大讲堂,开展数字标准进教材、艺术文化进课堂、卓越品质进项目、工匠大师进专业“四进”活动,形成独具艺术专业特色的“三三四”沉浸式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德艺兼修、德技兼备。

二是突出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匠技”课程。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包括Python编程设计、数字媒体技术(3Ds Max)、3D打印造型等在内的数字基础课程池,开辟动画衍生产品设计、模型与制作、定格动画等数字化实战课程池,研发莳绘金缮、古陶瓷修复技艺、拓印基础等非遗数字化创意课程池,及时将数字艺术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审查流程、项目开发等有效对接,全方位促进学生数字技术与艺术专业融合发展。

三是注重艺术实践,打造数字“匠艺”课程。以初级合格、中级上水平、高级追卓越三级艺术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基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行业特色”模块化螺旋上升的艺术课程体系,扩大数字化实践课程比例,实现专业理论、数字技能、数字实操、创新能力一体发展。“十三五”以来,共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9门、校级一流课程27门,累计编著教材和专著25本(部),开发数字化校本特色课件、优秀作品资源库、素材案例1200余份。

汇聚一流数字艺术师资队伍

坚持把数字基本能力、艺术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引育的根本导向,着力优化队伍结构、强化人才应用能力、拓宽成长渠道,全面支撑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

一是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上下功夫。实施师资队伍精准引育计划,针对现有教师数字化能力缺失、艺术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近5年,累计引进110名教师,其中数字专业背景师资26人、技术型师资45人,艺术专业师资39人;另聘数字文化创意、非遗文化、闽台文创类专业教师100余名,有效保障学生数字技术和艺术素养能力的形成。

二是在加强应用型师资引育上下功夫。实施一流应用型人才建设计划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计划,突出“产学研用”导向,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一批在数字艺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和有潜力的青年英才;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支持文化产业、数字行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学校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教师到相关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促进教师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反哺教学。

三是在拓宽教师成长渠道上下功夫。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建设师培园、师评堂、工作坊等,年均研修达197人次;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破除“五唯”倾向,设立“教学之星”“科研之星”“作品之星”等称号,引导教师专心教书育人、潜心教学科研;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出台《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组建数字艺术工匠研究室,成立影视动漫设计、游戏策划与设计、“动画+中国时尚”、校政企协同育人教研室等专门基层教学组织,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创新一流应用型教学模式

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深化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通过组建人才培养实验班、创新教法学法,打造更加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一是开设数字艺术卓越工匠班。组建民间器物数字修复、现代手工艺数字创意、地方传统服饰数字设计3个卓越非遗数字工匠方向班,成立守艺联盟学生团队,实施“教师+业师”“教师+匠师”“教师+大师”“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通过“传帮带”学习机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600余项,实现“作业—作品—产品—商品”进阶提升、“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进阶培养。

二是创新教法学法。改革传统线下灌输式、理论式教法,优化线上数字实操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创造性开展“学、训、用、研、创”五步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以学筑基、以训强能、以用固学、以研哺教、以创赋能,大力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开发校企合作育人资源,引入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强化研究创新,实现连接前沿“学”、连接科创“训”、连接产教“用”、连接服务“研”、连接市场“创”。

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搭建“互联网+”创客空间4个,培育私人订制工作室23间,建设创客团队32支,构筑“课堂+店堂+网商”三合一的成果孵化平台。2018年以来,专业累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金奖3项、全国银奖2项。瞿汕等多名学生荣获“大学生创业之星”称号。毕业生累计开设文物修复类、数字文化产业类公司11家,其中3家市值超1000万元。

坚持特色为要,提升人才社会服务影响力

以服务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学校毗邻台湾、海丝核心区、福州自贸区等地缘优势,聚焦闽台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学生成长成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服务链无缝衔接。

服务闽台数字文化特色发展

开设闽台动画专业,建设7个产教融合工坊,依托福建长乐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积极与台湾数字文化产业相关项目结合,推进闽台艺术产品VR体验等项目建设发展,携手研制《一盏碧茶点情怀——宋代点茶》《宋·建盏口沿整边修复·十二花神莳绘创意修复·兰花》《大漆茶盘》等闽台文创系列作品70余件,有力推动两岸艺术品、文化文物、非遗等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

服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

与省内外多家博物馆、拍卖行、民间收藏企业等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十三五”以来,累计培养输送了100多位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工匠。截至目前,共帮助北京、江苏、福建等地的博物馆、拍卖行修复古瓷器等珍品器物4300余件,创作并销售文创产品6400余件,50多名学生先后成长为领域内知名文物修复师。基于人才培养突出成效,2018年以来,专业团队连续三次受《开讲啦》栏目邀请,解读新时代中国青年文物修复师养成的路径和经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郑则凌)


微信公众号